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老年生活>>夕阳风采
月华如水 民谣依依
发布日期:2016-09-12

  来源:处州晚报

  中秋佳节将至,几首关于月亮的乡间民谣又在脑海盘旋,那一段段往昔岁月也如月光般铺排开来……

  幼时一直寄养在永康外婆家里,做铁匠的父亲每次从碧湖赶来看我后,外婆总会抱起年幼的我唱那首《月亮婆婆》,“月亮婆婆,点灯敲锣,敲双食双,铁锤风箱,打铁钉,补铜壶,永康侬(人)流落在他乡,食不饱,穿不光,整日眼泪汪汪。”唱着唱着,外婆就开始痛哭,她是借此民谣来心疼女婿作为手艺人常年风餐露宿,朝不保夕的生计不易,而年幼的我,除了记住这首民谣,也记住了那双婆娑泪眼,那份心酸苦涩。

  回父母身边读书后,生活仍旧艰难,记忆中吃得最多的就是菜干汤,放学后饥肠辘辘奔回家后,多希望饭桌上能换一种吃食啊,可是母亲端上来的永远就是那碗菜干汤!看着一脸不高兴的我,母亲就开始哼唱,“月光光,照牌坊,一照照到西乡碧湖大地方,没菜吃,吃菜干汤,没床困,困柴仓。”贫瘠的童年岁月,菜干汤不知喝了多少碗,庆幸的是还算没有困过柴仓。

  1963年,大学刚毕业的我分配到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青田油茶研究所工作,那里没有电灯,也没有自来水。第二年的中秋,几个要好的姐妹带上几个菜干饼来所里陪我过节,对着明月,女伴们用青田话念叨:“月光光堂堂,外婆剔猪脏,刚烧熟,外公夹粒吃吃孬,外婆连囫(锅)背起烫,外公夹粒吃吃添,外婆翻到地上颠。”充满童趣的民谣在青田方言的演绎下妙趣横生,女伴们的欢声笑语也让这个原本凄凉的中秋节变得别有风味。

  1966年,我到缙云石笕乡格竹院参加社教工作组,那年的中秋节我们是在村里最困难的农户家度过的,吃的是玉米饼,番薯丝饭。房东大娘可能觉得愧疚难受吧,喃喃唱道,“月亮月亮照山头,凝着月亮眼泪流,年年岁岁啃点番薯头,想想日子没出头。”这首苦涩的民谣,连同大娘那张憔悴的脸,让我心痛得说不出话来。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年逾古稀的我,欣慰地看到贫瘠和苦涩的岁月已离我们日渐遥远,那一轮明月照耀下的丽水大地是家家甜蜜安康,是户户幸福美满。将这些旧日流传民间的歌谣作为泛黄的书页翻出来,除了纪念往昔岁月,更是提醒后辈,要珍惜眼前,要把握现在。

  又是一年中秋至,又是一年好时节!

(市区 陈苏贞 78岁)

(  责任编辑:老龄委)
【打印】   【关闭】
主办:bet365娱乐网址 地址:丽水市花园路1号(行政中心11楼) 浙ICP备13023565号
技术支持:浙江万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