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老年生活>>夕阳风采
百岁老人洪雪芳: 全家人的"老账本"
发布日期:2016-03-01

  来源:浙江老年报   记者 陈逸清

  老啦,不用中了,记不住事啦!此等话来形容老人,常常不绝于耳。其实,年纪大并不一定和记性差划上等号。小年轻也会健忘,老人家照样记性杠杠的。

  我认识的一位叫洪雪芳的老人,就是如此。老人今年整一百,却是家里记性最好的人。洪雪芳现在住在杭州华家池社区,上周,我在老人的家里见到了他。

  大事小事都要问老人

  那日,阳光甚好,老人的大女儿丁芷陪伴左右。我问丁芷,老人的一些基本信息。“你自己问她就好,她什么都知道。”丁芷对我说。我有点不大相信,之前采访过三位百岁老人,表达能力已然大幅下落,得要靠儿女来沟通。所以,这一次我也习惯性的直接和老人的女儿交流。“姆妈,你爸爸以前是做啥的?”丁芷靠在床边问老人。“啊?”老人家的耳朵不大好,丁芷又重复了一遍。“他以前在杭州财政厅上班,是个科员。”老人说,“我的妈妈是个农民。”

  1916年10月,洪雪芳出生在杭州的七堡,是家中5姐妹中最小的一个,也是现在唯一在世的。去年,洪雪芳父母在七堡农村的坟被人破坏了,只得迁走。可是,墓碑上的名字和生卒年月,小辈们没人晓得,这下傻眼了。洪雪芳堂妹的儿子故来询问,“我晓得的。”洪雪芳不假思索,“爸爸比我大34岁,1882年生的。”这么好的记性是怎么练出来的?丁芷说,大概因为老人特别爱听广播,听完以后,还复述给他们听。老人的床边放着一台广播,是外甥女送的,老人很喜欢,用了十来年了。有一次,老人听总理政府报告,反复听了好几遍,还给子女们讲解。还有一项广播内容是老人喜欢的,就是天气预报。“老二、老三专门打电话问姆妈,棉被好不好晒的?”丁芷说,是晴是雨,姆妈听了天气预报就记得很牢。

  大喇喇个性 为爱走天涯

  洪雪芳的丈夫,是原浙江农业大学校长丁振麟。一个住七堡,一个住六堡,还是小学同学。两个人相差五岁,不在同一个年级,是怎么认识的?“我们成绩都蛮好的,学校里说起来都认识的。”洪雪芳说。念到初中时,洪雪芳却没有继续下去,在那个农业兴邦的年代,洪雪芳果选择了中专,蚕桑专业。19岁那年,洪雪芳去了南京工作,就职中央农业实验所。一次农业系统开大会,在会上碰到了老熟人,丁振麟。此时,丁振麟在南京中央大学从事农业研究。老乡加上老同学,两个在异地的年轻人,感情加速发展。后来,丁振麟去了昆明工作。抗日战争爆发,两人唯一的书信联系,也变得无比艰难,从昆明到南京,一封信起码得经历两个月。1942年,洪雪芳26岁那年,决定奔赴昆明。通信都如此困难,何况是见面,洪雪芳倒是坚决,“我是6月4日查的船期。”“杭州、上海、香港、湖南、贵州,最后到昆明”,洪雪芳连续报了一串地名,不打磕绊。这段路,洪雪芳走了足足一个月。到了昆明,洪雪芳的第一件事,和丁振麟结婚。“既然都要好了,无所谓谁提的结婚。”老太太蛮开明。请了三桌酒,两个人的结婚仪式就成了。洪雪芳这边唯一的娘家人,是在昆明工作的表弟。

  工作比家人重要

  “父亲内向、寡言;母亲外向、直爽。”丁芷说,她的名字“芷”,代表的是一种草药,也是父亲起的,希望她健健康康。“父亲虽然话少,对姆妈还是很照顾的。”丁芷说,每次姆妈背着重点的东西,父亲总默默地接过来,好让姆妈轻松一些。丁家三姐妹从小都由外婆照顾,因为父母两人一心扑在工作上。1946年,丁振麟从美国学习回来到浙江大学继续从事农业研究,洪雪芳在省蚕桑试验场,这是一家五口人在杭州短暂的相聚。后来,洪雪芳的工作单位解散了。1958年,洪雪芳被分配去海宁工作,这一走就是25年。每年只有蚕期结束时才能回来看看,一次回来住4天,马上就得走。“想女儿了怎么办?”我问老人。“工作就是要安心工作,不能想其他事情的哦。”洪雪芳很严肃,那时候给蚕宝宝保温,用的是最原始的碳,洪雪芳在实验室里一站就是18个小时,通宵也是常有的事情。长期密闭空间加上劳累,洪雪芳一氧化碳中毒过好几次。每回昏倒了,就挂几袋盐水,好了继续工作。“爸爸让我去把姆妈接回来,妈妈就是不肯。”丁芷说,姆妈就是个倔脾气。1979年,丁振麟去世,洪雪芳因此病了很久,过了好久才缓过来。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现在姆妈就是我们全家的大宝贝。”丁芷摸了摸洪雪芳的脸庞,老人笑了。

(  责任编辑:老龄委)
【打印】   【关闭】
主办:bet365娱乐网址 地址:丽水市花园路1号(行政中心11楼) 浙ICP备13023565号
技术支持:浙江万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