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老年生活>>学无止境
退休后,规划好晚年
发布日期:2013-04-03

来源:东方老年网  

 

   受访专家:

  北京安定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与压力管理中心主任  西英俊
  北京市老年心理研究所所长  韩布新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  李海聪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  武文强
   
  编者按:退休是人生的重要里程碑——工作告一段落,有大把时间可以自行支配,可以去做以前想做却没时间做的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将退休看作人生的新起点,一点都不为过。为了更好地享受晚年时光,需要对生活有个规划。编者特别采访多位相关领域的专家,为您出谋划策。

  健康型

  养生运动不迷信

  老吴年轻的时候是个运动健将,上班后成天忙工作,疏忽了身体,结果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都来了。好不容易退休了,无需朝九晚五了,他给自己制订了严格的饮食计划和健身计划——每天吃1斤果蔬,每天快走8公里。坚持了半年,大肚子不见了,各种慢性病都好了。  

  健康生活,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和老吴一样,很多人的健康生活是从退休后开始的。退休以后,睡眠充足了,不用夜里加班、早上赶到单位打卡,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和身体基础,开始规律地健身。

  老年人的身体特点是,骨关节开始不同程度地退化,肌肉力量较弱,因此选择运动项目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不伤关节,可选平地快走、打太极拳、游泳,身体较弱的躺在床上抬腿“空中蹬车”也行,忌爬山、跳绳、篮球等加重关节负担的运动。第二,运动强度小,可选乒乓球、门球等,能避免运动伤害。第三,有乐趣,可选跳交谊舞、踢毽子、抖空竹等,以便于长期坚持。锻炼身体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很多老人推崇养生,花了很多钱购买各种保健品,还对社会上的养生传言言听计从,因此上当受骗的不少。其实,保持多样化、均衡、清淡的饮食,就能保持健康。如果想以预防疾病为目的服药,可以去医院找医生开处方。医生开的药肯定是经过科学验证的,比较可靠。获取健康知识,应该选择正规的渠道,比如大医院办的健康讲堂、权威专业的报纸杂志等。如果已经患上了疾病,就更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奉献型

  发挥余热调心态

  老魏原先是一家国企的老总,掌握着几千人的“生杀大权”。退休后很多公司请他去当顾问,他再三考虑,打算自己创业,从零做起。可创业路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无数挫折和自我怀疑后,小公司逐渐走出了困境,已经初具规模。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活到老,干到老。他们到了退休的年纪,有的因为经验、资历深厚,被挽留在原领域继续发挥余热;有的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接着找个事干;有的则彻底放弃名利,去做义工,投身公益事业。无论动机是什么,奉献型的老人都值得肯定。

  要实现退休后继续工作的顺利进行,主要应警惕岗位转换后的心理落差。工作前要深思熟虑,弄清自己继续工作的内在动力是什么:是努力提升自己?是不服老?还是要维持以往的尊贵和认同?只有前者的心态是正确的。如果为了赌一口气,或者怕失去以往的价值感,很容易在新的岗位上遭受挫折甚至贬低感。有的当惯领导的人,退休后没有了前呼后拥、毕恭毕敬的下属,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在新的岗位上就会出现烦闷、愤怒等不良情绪,严重的还会损害身体。

  休闲型

  开始梦想新起点

  老李是个爱玩的人,年轻时爱斗蛐蛐、养花、养鸟,后来工作忙,还经常出差,这些爱好就都放下了。他一直盼着退休,办完退休手续的当天,他就去市场买了一只鹩哥、一缸热带鱼,过上了养花种草、提笼架鸟的“北京大爷生活”。最近,他又开始学习收藏,经常逛文玩市场。他的朋友老张则开始制订和老伴的国外旅行计划,弥补以前的遗憾。

  年纪大了,不等于一切趋于停止,而是可能成为梦想的新起点。很多人年轻时因为工作忙,无暇顾及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到退休了,时间充裕了,恰恰可以整合自己的人生资源,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甚至去实现原先的梦想。

  所谓人生资源,包括身体、人脉网络、经济条件、心理状态等。如果有一定的天分,完全可以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如养花养草、做手工、唱歌、跳舞等;如果身体条件许可,经济条件尚可,可以去一些陌生的地方旅行,用旅行充实人生,不但能开阔眼界,对身心也有好处。一般来说,休闲计划可以根据年龄段来制订:实施旅行计划最好在70岁之前;到了80岁以后,可以在家里“玩”。

  学习型

  求知不止添自信

  杨大妈是一名普通工人,文化程度不高。退休后,她和很多老姐妹的选择不同,没有围着锅台转、带孙子、缝缝补补,也没有养猫养狗,而是到老年大学学习英语。尽管受到很多人的冷嘲热讽,但她还是坚持下来了,而且进步很快,北京奥运会的时候还派上了用场。学英语,让她的视野更开阔,更加自信了。

  所谓“学无止境”,学习新东西,一方面可以帮老人加强人际交往,避免孤独;另一方面能活跃大脑,对身体有益。有的老人担心自己脑子慢,学新东西不行。其实,老年人虽然在体力上走下坡路,但在阅历、经验和智力层面,相比于年轻人,都是颇具优势的。所以,应该鼓励老年人去尝试和探索新的领域。

  老年人学东西,先不要给自己订过高的目标,而要从简单、实际的开始。比如学英语,先学会跟人打招呼就很好;比如学电脑,可以从会用拼音打字开始。最好是能找到志趣相投的“学友”,参加老年大学,或者类似的社团,学起来更快乐,也更有效率。

  最后,人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与年龄无关,社会上不乏老年人从零开始学习,最终成为某个领域专家的成功案例。只有让老年人在智力、社会参与和体力上都维持较高的水准,才能达到“健康老人”的标准。

  家庭型

  回归家庭多沟通

  陈阿姨在机关是一位领导,忙了半辈子,终于退下来了,恰逢外孙出生,立刻在家里找到了一个“新岗位”——月嫂兼保姆。含饴弄孙本是人生一大乐趣,可她当惯了领导,说一不二的个性让家里的气氛格外紧张。因为育儿理念不同,她常和女婿互不相让,经常拌嘴,女儿夹在中间也很痛苦。

  应该说,回归家庭是大多数中国老人退休后的首选。中国人重视家庭,工作时由于时间精力所限,越是事业心重的人,对家人的照顾和关注越少。退休后则可以更好地关爱家人、维系亲情。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回归家庭不等于和社会脱节。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家庭上,不是足不出户,变成“宅男”、“宅女”,而是社会交往的群体有所改变。老年人离开了工作岗位,交往的人群就应该从同行、客户变成家人、街坊、邻居、朋友等。重新建立新的社交网络,才不会产生被抛弃感。

  重新适应家庭角色。有的人工作时一心扑在事业上,忽视了另一半;待退休后,要天天面对老伴的时候,变得很难相处。这就需要多和另一半沟通,建立新的、和谐的夫妻关系。

  不要把工作作风带回家庭。像陈阿姨那样,要么把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用在亲子关系上,要么事无巨细都要监管过问,无视年轻人的成长和成熟,无疑会疏远家庭成员间的心理距离,甚至酝酿家庭矛盾。老年人应该学会接纳、倾听和尊重年轻人,这样才能充分享受天伦之乐。

(  责任编辑:老龄委)
【打印】   【关闭】
主办:bet365娱乐网址 地址:丽水市花园路1号(行政中心11楼) 浙ICP备13023565号
技术支持:浙江万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