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老龄工作>>老龄研究
要重视发挥老年人才的自主创新的潜力--老年人才智力的第二个高峰
发布日期:2011-02-12

徐道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29

  摘要:从把老年人的作用局限于"发挥余热",修改为"老有所为",这是对老年人作用的认识一大进步。人到老年,在体力、记忆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确实明显不如青年、中年时期,但从智力的某些方面看,由于多年经验、知识的积累,在综合判断、悟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由于退休,老年人才可静下心来探讨某些深层次的问题,认真思索、归纳总结,把原来已达到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就可能得出自主创新性强的成果。由于认识提升,在60岁以后,在某一方面进入到一个新境界。
  文中引用孔子和老子的论述表明,上述的看法是有根据的。列举古今中外实例说明,大器晚成是一个相当普遍存在的事实。老年人才在55-75岁时是他们智力的第二个高峰时段(黄金时段)。"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很好描述了夕阳映照出与朝霞同样绚丽的满天霞光的情景。在强调"为霞尚满天"的重要性的同时,提醒人们要珍惜这一时光,不要轻易的把这一美好时光浪费掉。各界要培养和发挥老年人才的自主创新的潜力,为社会做出贡献,也有利于他们的延年益寿。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现有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1.45亿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1700多万。老年人口正以每年2.85% 速度增长(刘启林,2008)。1978年每31个职工才有一个退休人员,2002年每2.5个在岗职工有一个退休人员,可见退休人员的数量递增很快。在退休人员中,老龄知识分子(工程师、科技人员、教师、医生等)占有相当比例,今后随着全民教育水平提高,这部分人会越来越多。正确对待老年人才,对建设和谐社会将会越来越重要。
  在杜江川(2007),章丽君(2007)两文中对老年人才有系统的论述,本文结合作者作为一个75岁的老年科学工作者谈一些体会。

  1、从"发挥余热"到"老有所为"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社会对老年人才的要求是"发挥余热",到九十年代改为"老有所为"。中央电视台把老年人的节目定名为"夕阳红"。这些都是十分正确的。
  古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传诵很广。很多人主要是着重后一句诗来理解,因而有英雄末路、悲伤迟暮的浓厚消极情绪。这样来看老年人才,有很大的片面性。
  在自然界,太阳日出时,一轮红日由黑暗中喷薄而出,满天霞光,的确是美好时光;另一个壮观时刻,就是太阳落山时刻。在一些晴朗天气的黄昏时刻,日落西山,人们可看到一片绚灿的满天彩霞,确实可与日出时比美,是同样地壮观、同样多姿多态。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酬乐天咏老见示》中写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很好描述了夕阳映照出与朝霞同样绚丽的满天霞光的情景。
  我认为,应着重对"夕阳无限好"的理解,强调"无限好"的重要性,后一句是提醒人们要珍惜这一"无限好"时光,不要轻易的把这一好时光浪费掉。
  在21世纪,中国进入老年国家行列,端正对老年人基本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发挥余热"的提法是由对老年人的片面认识造成的,不宜再广为使用。
  人类养老有六大要素:物质保证、医疗服务、人格尊严、健身娱乐、情感寄托、生活方式。对老年人才来说,在经济上一般有保障,享有医疗服务。老年人才通常懂科学,有技术,学识渊博,有专业特长,而且他们勤学好问,刻苦钻研,知识广博,实际工作能力强。这是社会上很受欢迎的人。在身体健康允许前提条件下,应该创造必要条件,使他们如何能在老有所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现实情况是:大部分老年人才退休以后大体等于沉寂、隐退,最终导致知识枯萎,才能萎缩,他们的技能与潜在贡献将永远被遗弃。这将是国家和社会的重大损失。一些离退休办的工作主要是放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也不重视老有所为。

    2、应提倡和重视发挥"老有所为"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2002年4月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明确提出:一是老年人不是社会的包袱,而是社会、人类的宝贵财富;二是倡导老年人自身要以积极、健康的姿态参与社会的发展。世界老龄大会通过的《政治宣言》指出:"老年人的潜力是未来发展的强大基础"。
  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第40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和革命建设的经验,尊重他们的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国家应当为老年人参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
  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理论(徐道一,2008b)出发,国家应大力提倡"老有所为",使老中青结合,促使自主创新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1)人才资源     我国共有3000万知识分子,其中的500多万人已离退休,占知识分子的总数六分之一,这是一支庞大的智力队伍。一个知识分子自少年、青年到中年,社会化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有形与无形的)投资是很多的。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人们到退休年龄就必须退休,是合理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是,老年人才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仍然客观存在。人到老年由于资历长久,阅历深广,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看人看事的见解比较透彻,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往往能入木三分。国家只要有少量投入,就可有回报较高的非物质文化的财富。如果由于退休,把这部分非物质文化的遗产全部抛弃是不经济的,也是十分浪费的行为。
  国家对两院院士、部分老科技工作者已有所关注。当前一些地方出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对民间老艺人,已出台了一些政策,使他们能把快要被遗忘的传统工艺传承下来。但是,对广大老年人才的关注的力度还是很不够的,必须大大加强。应该依照上述好的作法,把广大老年人才的经验和技能也能传承下来。这些是更能直接发挥经济,社会效益。

  2)大器晚成     《老子·第四十二章》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思是:很大的形体看不到边缘;很有才能的人在一生较晚时间才有成就;很大的声音反而听不到;很大的象没有形迹。孔子归纳了人生成长和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依据作者个人的体会和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在30岁时主要是依据现有国内外的资料,能独立完成任务(自立);在40岁时能判断那些是错误的,那些是正确的,不受迷惑;在50岁时,开始有自己的新想法、新认识(知天命);到60岁时,可听取多种多样的意见(耳顺);在70岁时,认识上可达到一个新的思想境界(从心所欲),而且符合实际。
  因此,要看到在老年时期有可能出现特别杰出人才的可能性。中国古代历史上大器晚成的的实例是很多的,以下列出几个例子。
  高占祥(2001)提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是他在晚年不得志时由于提升了思想境界,大彻大悟后得出的。这一千古咏叹激励了多少志士仁人,可说是德照千秋。
  曹操在《步出夏门行》中提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弥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年老而志气益壮。这里的"壮"不作体壮之解,而是"壮志凌云"中的 "壮" ,是要更有志气。宋代诗人韩琦的诗:"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这是把老年比喻为秋天。秋季虽然是"秋气萧杀",但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收获季节。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70岁(公元652年)完成《备急千金要方》,书成后他还感到不足,又以30年临床经验,在百岁高龄时完成《千金翼方》。两书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是集公元七世纪前我国医方之大成;齐白石57岁才定居北京卖画,60岁才重视创作,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国外有:恩格斯74岁时整理出版马克思的《资本论》;歌德81岁完成名著《浮土德》;意大利米开朗琪罗88岁时设计了圣玛丽大教堂;印度泰戈尔70岁开始学画,作画1500多幅;美国爱廸生81岁获得1033项发明的专利权。
  大器晚成是一个相当普遍存在的事实。
  现代研究成果也表明,在55~70岁期间是发挥人才智力的第二个高峰,被称为人生的第二黄金时期。荷兰老年医学专家玛格瑞的研究表明,老年人是人生最辉煌的"黄金时代"。
  从一个人的生老病死过程来看,人到老年,在体力、记忆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确实明显不如青年、中年时期。但从智力的某些方面看,由于多年经验、知识的积累,在综合判断、悟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人进入老年后,由于退休,可静下心来探讨某些问题,认真思索、归纳总结,就可能得出自主创新性强的成果。由于认识提升,在60岁以后,在某一方面进入到一个新境界。

  3)自主创新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是主流。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具有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的传统存在一定程度被忽视和边缘化。当前中国科技界最欠缺的是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
  在退休前,知识分子忙于工作,又要照顾子女,是十分忙碌的。当前知识分子的基本现状是知识体系西化,在科技向综合、交叉、复杂、非线性科学发展的大趋势下,很难自主创新。
  退休以后,知识分子卸下工作重任,子女也已能独立生活,自己有时间可博览群书,搞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一些人对原来了解很少的传统文化感兴趣,可以进行了解。从而使眼界大为开阔,有利于思想认识的进一步的提升。加上退休前的许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在退休后的十几年或更长的时间中,他们较为容易得出一些自主创新的成果。
  古人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退休以后,环境会有很大变化。但是,也带来了可以"更上一层楼"的机遇,可以干一些在退休前不可能干的事,使自己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下面以地震预测工作为例。
  部分老地震工作者经历过1966年邢台地震、1975年海城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等,坚信地震是有可能预测的。由于大多数中年、青年地震工作者没有上述具体经历,又接受了国外地震不可能预测的论点的影响,从内心深处则认为地震是很难预测的。因此,在地震能不能预测的问题上存在很大的意见分歧,这是可以理解的。
  结合本文主题来看,后者(包括国外绝大多数学者)没有亲身经历过地震预测中失败、成功、失败的过程,而前者则有。中国大陆显然不会重复以前四十年大地震的明显起伏的过程。因此,前者的经验和体会是十分宝贵的,理应帮助他们把宝贵的经验能系统地总结出来。
  实际情况是:由于国家大力支持,中年、青年地震工作者的经费很多,尽管十分忙碌,但难以在地震预测、预报工作中取得突破,而上述退休老地震工作者在没有起码经费的条件下,却能在汶川大地震前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测。他们如能得到少量资助,相信会起到更大的预防作用。
  这一对比表明,国家应重视发挥老年人才的重要、有时是关键性的作用。目前我国对老年人才的利用率还很低,而开发老年人才资源的成本最低,收效最快,对我国具有特殊意义和非常的必要性。

    3、对待"老有所为"的主要思想障碍
  对待退休老人的主要思想障碍是:在进化论思想的片面指导下,认为"时代在前进,老人对新思想,新技术有保守、陈旧的观念,最适宜的是颐养天年,养老而已"。
  国际地质学史委员会副主席奥尔德罗伊德说:如果(地质)科学史教会我们一些东西,它应该是:从与世界万物存在方式的对应来说,最新的思想倒可能是不正确的(奥尔德罗伊德,2006)。中国有几千年文明的历史,我们不能只相信最新的思想,完全抛弃过去传统。对以前好的、有用的东西也要继承和发扬。对老年人才也应是如此。
  目前存在较为普遍的思想障碍还有:
  1)与青年争就业岗位      面临着每年几千万青年等待着就业机会的现实,很多人把老年人的"老有所为"与中年、青年人的就业问题对立起来,认为:开发老年人才是与年青人争就业岗位。
  当前绝大多数老年人才都已习惯了按时退休,上述与中青年就业岗位的问题基本上已不存在。当前应该重视的是如何使退休老年人才能老有所为的问题。

  2)体力衰退       有人认为,老年人才体弱多病,已不中用。但是,实际情况是:许多55~70岁老人依然精力充沛、身体健康。越来越多人达到退休年龄后,感到自己还很有能力,却无法再做贡献了。
  目前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增长了许多。据卫生部统计资料,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在1949年是35岁;1985年是68.92岁;1999年75岁(曲江川,2007)。"人生百岁不是梦","不到九十九,就是你的错",这是中国健康协会主编的一套医学普丛书的书名(引自胡锦华,2008,第260页)。从生理学角度看,老年是人的"第二青春期"(章丽君,2007,第322页)。
  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费时12年,工作30余年到60(或者55)岁退休。在退休后的10~15年期间,很多人身体还相当健康,精力保持一定程度的充沛。退休后多数人有20~30年寿命。应该发挥这部分身体健康老人的"老有所为",使他们能继续为社会作出贡献。这样一来,一方面可减轻社会和子女对老年人的负担,促进社会更好发展;另一方面也有益于改善老人的生存质量,有益于他们的延年长寿。

  3)智力衰退     老年人的智力的确在衰退,但也要具体分析。同时也存在不断变老的人们具有智慧稳定增长的事实,许多老年人具有改善认知行为的潜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与一个人长期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相关的"晶态智力",如知识、词汇和理解能力等,成年后随着年龄增长非但没有下降,还会有所提高,直到70或80岁后才出现减退;注意力,反应速度,记忆、思维效率等"液态智力"在成年期达到高峰后,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退(杜江川,2007,第118页)。
  现在我国人均寿命已达70多岁,表明一个人在退休后还能度过一段相当长的岁月。他们的思维清晰和速度越来越差,健忘、糊涂等在中老年人越来越明显;但是,智慧等在老年期继续增长。
  正确而全面的看法是:老人,尤其是老年知识分子,确有守旧的一面,但还有毕生所积累的生产和生活经验,对社会,对子女是一种用钱买不来的宝贵的财富。这在社会,生活发生了剧烈变革(如当前的金融海啸、经济危机等)时代更是如此。人才没有年龄界限,人才是人类智慧的主要载体(章丽思,2006,第324~325页)。老年人才是整个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承认老年人才的重要价值。
 4、"老有所为"有利于延年益寿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提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和道德健康、生殖健康五个方面都具备良好状态,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健康。这样把健康概念从医学范畴,拓宽到社会科学、心理科学、人体科学等范畴。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人群中真正健康的人只有5%,被诊断患病的不足20%,其余75%以上的人群都处在亚健康状态。(夏本立等,2006)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有关健康的新概念,对老年人也是适用的。老年人在退休后容易产生被世人"另眼看待"、"遭人冷落"、"对社会无用"的心理,从而产生悲观、易怒、遭遗弃不良心态,这对老人的(心理)健康危害极大。如果有一个逐渐(半退休)的过渡状态,则会是对他们的健康大为有利。
  "吕氏春秋·适音":生全则寿长。所谓"生全",就是良好的生存质量,生存质量不仅仅包括基本需求得到满足,而且更重要的是形与神俱,心身协调一致。《史记》太史公自序: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对老年人才来说,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多数老年人才把能继续工作作为最大需求之一,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的需求,就是要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可比照为"神"),以体现人生价值,促进社会就是和谐发展(周玉萍等,2008,第290页)。
  使老年人才能"老有所为",对他们的健康是十分有益的,自然能延年益寿了,也可节省大量的医疗费用。
  《荀子 致士》中有"美意延年"的提法。美意指乐观无忧,心情舒畅。德靠自修,神靠自养,乐靠自保,趣靠自寻。(引自《人生宝典》)
  每个老年人对"退休"、"老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是"美意,就可以在寿命上延长,在爱好和事业上有延伸。

     5、作者对"老有所为"的体会
  作者是1994年8月退休的。退休14年以来,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中认识到"老有所为"是有可能实现的。
  在1994年8月退休时,我统计一下已发表的著作(包括合著)有12本,论文、短文共244篇。在退休15年中,我出版著作3本,发表论文、短文200余篇。在这一期间,承担(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地震科学联合基金2项、国家863计划1项,以及一些横向项目,并与日本、希腊、香港等地学者开展地震等研究项目合作,参加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
  更重要的是:自己感觉在学术思想方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1999年1月,值发表论文,短文达到300篇时,我编印了《1957-1998年间著作、论文、短文目录》一本小册子,在前言中归纳当时感受: "自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先后从事微体古生物、生物地层、数学地质、地震预报、天文地震、天文地质、天地生人综合研究,以及周易与自然科学等方面研究,使自己在科学观、自然观、方法论方面有了显著变化,深刻地体会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的论断是多么正确!"
  作者深切地感受到:现在认识到的一些问题,在10年、20年前可能是认识不清,甚至是持相反观点的。在2008年出版的《周易·科学·21世纪中国--易道通乾坤,和德济中外》一书中,大体上归纳了作者50余年从事自然科学研究、40余年从事地震预测研究,以及20余年从事周易与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认识,大体上形成一个有新意的体系。

  参考文献

  杜江川,2007,老年社会学·第七章:老年人才。北京:科学出版社,114~134页.
  高占祥,2001,人生宝典。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刘启林,2008,和谐社会与老年问题。见:孔子与国学的新认识--曲阜孔子书院学刊文选,31~36页(内部资料)
  [澳]戴维oRo奥尔德罗伊德,2006,地球探颐索隐录--地质学思想史.上海: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415页。
  夏本立、曹亦萍、于亚军,2006,亚健康防治指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第8页
  徐道一,2008a,以中华传统文化感悟21世纪健康之路。见:夏国美编,2008,中国健康大趋势。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37~250页。
  徐道一,2008b,周易·科学·21世纪中国--易道通乾坤,和德济中外。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487页。
  张东伟、王丹宇,2007,老年人口的社会心理。见:田雪原、熊永俊编,中国老年人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89~220页.
  章丽君,2007,老年人才资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中心编,构建和谐社会:关注老龄化影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20~343页。
  周玉萍、薛仲、康永征,2008,老年社会工作。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责任编辑:老龄委)
【打印】   【关闭】
主办:bet365娱乐网址 地址:丽水市花园路1号(行政中心11楼) 浙ICP备13023565号
技术支持:浙江万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