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老龄工作>>老龄研究
日本高端养老产业带来的启示
发布日期:2011-01-11
    日本是世界最为典型的“老龄国家”。目前,养老产业经济在日本发展得如火如荼,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板块,并且已经建立了一整套行之完整的行业管理制度和准入标准。对此,我们专访了日本养老产业专家鞠川阳子。对于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她的观点十分明晰,“如果能把日本养老产业专业化的管理和商业模式与中国庞大的市场结合起来,将会打造出一个无比巨大的新型产业。”

    鞠川阳子,复旦大学高级管理专业硕士,多年来一直从事养老产业的研究。她的身份是日本皇家养老院管理公司执行董事,绍兴养老庄园项目就由她们公司运营。初见鞠川阳子其人,即被她一口流利的汉语所折服。


    银发产业是一个三维产业链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国家,具有悠久的家庭养老传统。家庭是日本老年人护理系统的核心,其生活所必需的资源和援助基本也都是由家庭来保障的。二战后的相关法律也曾积极地倡导家庭养老。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问题的日益突出,日本家庭对老年人的护理功能逐渐弱化,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亦出现了严重的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日本对以前所倡导的福利国家理念也进行了反思和修正。
 
    众所周知,社会老龄化的危机正在席卷着世界上的诸多国家,全世界已经有70多个国家进入了老龄社会。尤其在发达国家,产生了许多由于高度老龄化而导致政府养老金账户严重赤字的问题。在日本,即使是这样一个高福利的国家也不得不开始减少给付金额,导致整体社会保障水平降低,并开始宣扬“自我责任时代”。这使得过去从不担心自己老年生活的日本人开始变得人人自危。“就连街头巷尾也可以随处听到人们在为自己的养老生活表示担忧,流浪老人也频现街头,并且呈逐年增加态势”,鞠川阳子介绍说。
 
    中国目前正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庭养老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与现代日本人相比,我国社会成员的家庭观念较为牢固,老年人则更是爱家、恋家,愿意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同时,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问题客观上要依靠家庭及其成员来解决,家庭具有社会服务不能替代的功能。
 
    据民政部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将占到中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如何让老年人度过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是现代社会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
 
  “我们目前在中国的第一步就是输出管理、标准,同中国的投资方合作建高端养老庄园,我们在海南、绍兴、上海的郊区都有项目。”鞠川阳子介绍说,“类似老年公寓等产品在中国市场上早已有之,但它们大多还无法纳入产业链的体系,因为它们大都不符合养老院所该达到的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标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老公寓,多数是炒概念来买房子而已。”
 
    在鞠川阳子眼中,皇家养老庄园不是医院、托老所,而是乐龄族的专属领地。“在这里,老人们可以探险、旅游、隐居,是一个可以忘我、快乐的享乐之地!让老年人保有一颗年轻的心是最重要的!因为老年人只是生理上开始进入衰退,但他们的心智依然是健全的。除了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外,他们也有学习和娱乐的需求,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甚至是追求美、追求冒险等等方面的需求。在日本,退休之后的生活被称为第二人生,他们所做的并不是消极地等待终点的来临,而是去计划如何将自己人生中最休闲的一段时间打造得更丰富、美好。”
 
   目前中国在经营的老人公寓等,很多时候只是满足老人的生活所需,而对于老人精神层面的需求,则力有不逮。其实很多时候,老人最怕的恰恰是思想上的不被认同,“在我们的庄园里,我们非常强调教育设施的建设,让老人参与各类培训班,也让老人有机会去自己亲手种植一些蔬菜、瓜果,这一方面是让老人有事可做,另一方面是让他跟上社会主流思潮,同社会不脱节,让他了解有机、环保等新概念。”鞠川阳子说,“千万不能让老人有种被边缘化的感觉。”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的老人喜欢“攒钱”。这种积蓄大部分为养老看病钱,或者是准备给子孙后代的婚钱、压岁钱。对这些辛苦攒下来的资金,老人们通常会选择存银行或者放在家中。而中国一直处于CPI通胀通道,抑或是把钱放在床底下,都难以避免缩水的可能。因此,“老年人理财”逐渐浮出水面。
 
    老年人理财首要的是保本并且有稳定收益。在中国处于长期通胀通道的大环境下,要能够跑赢CPI,才算是这些老年人理财的成功所在。但由于中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可供老年人选择保守性理财产品的余地并不多。这对于中国的金融业来说,老年金融“板块”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待开发市场。
 
    对于老龄化问题,目前危机性最强的就是制度的不健全,老龄保障和服务发展滞后。仅就硬件设施而言,目前中国的养老床位仅能满足不到半数的老年人需求。除此之外,“虐老”事故等软件层面上的社会问题也不断涌现。“一旦老龄化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受到影响的不只是老年人。届时的一切社会活动,包括经济发展方面都会遭受到严重的冲击”,让这位从日本远道而来的学者感到担忧。
 
    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压力,同时也带来了契机。近几年,老年人的深层次需求明显加强。在娱乐、学习、旅游等相关产业中,老年旅游尤为明显。除此之外,老年趣味修养,比如钢琴、舞蹈、外语、书法等等以老年大学课程形式的培训市场也极其火爆。“据我所知,在杭州、绍兴这样的城市里都出现了老年培训班爆满的现象。而在2008年以来的金融经济危机中,很多旅行社发现,只有老年旅游市场反倒呈现出增长趋势。”
 
    “与其他商业地产相比,与养老产业结合的地产显得更有成长性,其回报率也更高。”鞠川鞠川阳子认为,这会给中国的投资者提供一个很好的选择,“从前期规划到建成后的管理、经营,我们都有成熟的国际团队可以来操作,也可借鉴日本很多成功的经验。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家也都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养老问题,这个产业的前景很光明。”
 
    在中国,老年衍生产业的发展还比较滞后。老年储蓄的投资理财产品、老年地产的倒按揭等金融产品、寿险产品的证券化产权产品、长期护理保险产品、老年融资产品等,几乎在中国市场上还找不到相应的产品。
 
    期待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行业规范
 
    相较于日本,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据预测,从现在到2010年,中国人口将从快速老龄化阶段,发展到加速老龄化阶段,最后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特别是上海,将会先于全国10年进入老龄化。有数据显示,2008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00.57万,占上海总人口21.6%,老龄化水平居全国之最。
 
    在发达国家中,当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都已无法承载时,通常会采用机构养老为主、政府和家庭辅助养老的方法。谈到机构养老,中国养老院的发展还处在最原始的、仅仅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初级阶段。在大多数中国人眼中,养老院所要做的就是要保证老人吃饱穿暖、生活安全有保障等最基本的要素。这些在鞠川阳子看来这是远远不够的。
 
    “在国外,养老产业是一个很庞大的产业链,涉及到老年护理服务和设施行业、老年教育、老年旅游、老年金融、等各个领域。仅仅培养专业的老年护理人才就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当谈到老年护理服务业所蕴含的巨大需求时,鞠川阳子激动地说,“在日本,设有专门的老年护理专业,这些人才被称作“介护士”。有别于一般的保姆,日本介护服务是在统一的法律规范下实行持证上岗的,必须在修完13门必修课程后,通过了国家介护士统考后才能拿到资格证书。日本目前共拥有47多万介护士,但是依然是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而在将来,中国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加庞大,如果加上相应的培训、考核机构所需要的人才,对于解决目前中国大学生失业严重的问题会大有帮助。”
 
    鞠川阳子还特别提到,在一些高端的养老庄园里,通常都非常强调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让老人参与各类培训班,提供各种出旅游以及接触社会的机会,甚至还会提供农地让老人有机会去自己亲手种植一些蔬菜、瓜果。“这些庄园的经营规模和管理的复杂程度要远远高于管理一家豪华酒店,因此创造的收益也就更加丰厚,而其对于管理人才的需求和相应的待遇也会更加可观。
 
    然而,虽然有众多益处,养老产业在中国的推广却显得一波三折。“由于养老产业本身属于长期持有性投资,资金回报虽然丰厚却比较慢,因此常常会遭到追逐利益的投资商以及某些急功近利的地方官员所排斥。”鞠川阳子无奈的说。除此之外,之前所提到的巨大的人才需求也恰恰是鞠川阳子在中国推广“高端养老理念”所面临的重大障碍,“虽然有需求,可是却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为我们提供合格的人才,因此从制定培训课程到引入专门的培训人才,一切都必须我们亲力亲为,实在是分身乏术。”在言语中,鞠川阳子无不透露着急切需要政府支持的心情。
 
    银发产业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必须强调社会责任。国家也应该设定行业准入门槛,比如养老院的建设需要由有经济实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来建造;如同婴儿奶粉一样,老年保健品、护理用品的质量保证、老年服务的品质保证等,所以就需要企业把它当作“良心产业”来做。以便于在商业模式设计时,可以充分开发产业链上的附加价值。以便于更多社会资金加入到开发银发产业中来,促进银发产业的健康发展。
 
    从产业的角度来看,老年人口近10万亿元的消费规模,只有真正得到释放,才能形成消费流,产生商业价值,它所带动的生产、消费、雇佣形成良性循环时,才能既对GDP形成贡献,也为政府减压。银发产业作为对社会福利保障的有益补充,它的社会功能、社会责任相对于其他产业更重,它的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更是营造和谐社会的基础。

(来源:转载)

(  责任编辑:老龄委)
【打印】   【关闭】
主办:bet365娱乐网址 地址:丽水市花园路1号(行政中心11楼) 浙ICP备13023565号
技术支持:浙江万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