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老龄工作>>经验交流
成都市成华区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2013-10-08

来源: 中国质量报

  “自从养老服务标准化实施以后,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好了,享受到的福利待遇也提高了,业余生活很丰富,护工都很关心照顾我们的生活。”近日,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街道下涧漕养老服务站的一位老人说道。

  2011年10月,成都成华区养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获得国家标准委正式立项,拉开了西部第一个国家级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的序幕。经过一年多的推进实施,成华区目前已经制定出来了《成华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框架》和《成华区养老服务标识》等标准,从今年4月起在成华区的敬老院、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站全面实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得到了老年人们的普遍称赞。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已在1999年10月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比上年增加891万,占总人口的14.3%。

  中国的老龄化实际上是“未富先老”的状态,社会保障体制极不完善。同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高或不高,晚年生活幸福不幸福,这在过去只是一个概念性的问题,无法说清。而成华区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正是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养老机制,使得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不再仅仅停留在概念上,而是上升到了标准到实践、实践再到标准的高度,使得养老服务建设有标准可依,实现“老有所养”将指日可待。

  在严峻的老龄化背景下,成华区究竟是如何率先做好“老有所养”的民生答卷的?养老服务标准化对老年人的生活有何具体的影响和意义?相比于其他地区,成华区的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又有何新的特点呢?

  政府重视:人力物力全面投入

  自试点项目立项以来,成华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成都市成华区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作为试点的领导机构。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区民政局、区质监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组长,区委宣传部、区财政局、区人社局等9个有关单位及各街道负责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质监局,由区质监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成华区多次召开动员大会,先后8次会同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及区民政局一起对成华区养老服务工作现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开展专题研究,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服务标准化培训,完成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2011年12月19日,领导小组办公室面向14个街道等40家单位组织开展了养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

  同时,成华区对全区老年人口数量进行了最新调查。据统计,全区有60岁以上老年人14.24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总数(674978万)的21.10%,高于全市18.39%的平均水平,其中,70~79岁45912人,80~89岁14959人,90岁及以上老年人2614人。全区困难空巢老人1417人,60岁以上低保老人890人,“三无”老人100人。这些数据的准确性,为成华区开展正确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具有极强有效的实践指导意义。

  除了实地调研,成华区还多次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各地先进经验。2012年9月,由区质监局和区民政局带队,成华区养老服务调研考察小组前往上海、杭州、南京等地,考察学习了以上城市养老服务的相关政策措施、服务模式、标准体系构建等情况。通过考察,调研考察小组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学习了经验,收集了资料,对成华区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部门合力:多措并举成效明显

  根据成华区的老年人口调查数据情况,在区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部门分工合作、共同建设,成华区现有养老机构3处,总床位数960张,现有床位占常住老年人口总数的0.73%。全区有注册登记的老年协会5家,为老人服务社团组织5家,与社区签订协议的助老企业和组织360个,街道备案的老年协会113个,街道和社区老年协会建成率达100%。同时,已经规划建设的养老机构19处。养老机构的多方位覆盖,为实现“老有所养”提供了基础性设施方面的准备。

  标准规范的制定,一直是成华区质监局的一项重要而又烦琐的工作。通过问卷和表格形式对成华区60岁以上老年人基础信息和养老服务需求进行普查,编制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基本要求》、《成华区养老服务标识》、《老年人自理能力评估规范》3项标准目前已经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成为了成华区的地方标准,为评定老年生活环境的好坏优劣提供了硬性指标。

  本着“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的原则,成华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由57项标准组成,是一个相互连接、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科学有机整体。从标准分类来看,57项标准中基础标准22项;服务保障标准15项;服务提供标准20项;从标准级别来看,引用国家、行业标准28项,引用成都市地方标准2项,自制成华区养老服务标准27项。4月26日,成华区举行养老服务标准发布暨实施动员大会,总共57项标准构成了成华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标准,包括了“9073”(即家庭自我照顾占全部户籍老年人口90%左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数占7%以上,养老机构约占3%以上)不同类型,涵盖了集中式养老和分散式养老两种不同模式,标准覆盖率达到80%。新标准服务体系的建立也将为该区老年人提供可靠的、安全舒适的和标准规范的养老服务,为养老服务的环境、安全、信息、人员、质量控制、服务评价等提供参考。

  成华区还构建了“成华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以及专业养老机构、小区(院落)互助养老服务点”全区一体化的养老服务推动体制,涵盖了从区、街道、社区、院落的4级养老服务管理机构,向老年人提供可靠的、安全舒适的、标准规范的养老服务。

  特色纷呈:三大工程三种模式

  在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成华区提出了实施“康乐、幸福、关爱”三大工程,不断升华、丰富服务内容,整合资源,努力开创养老工作新局面。

  以提高医疗保健服务为重点的“康乐”工程——在全区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阳光门诊”、“阳光病房”,阳光病床163张;为60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2.6%;实行家庭医生制度,与有需求的老年人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提供连续、基础、全程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以丰富老年人文化体育等为内容的“幸福”工程——广泛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教育活动,99个社区整合现有资源,建立了老年文化活动中心;不断完善老年人优待制度,为90~99岁老年人和60岁以上低保老人每人每月发放50元长寿补贴金,2013年拟适当提高老龄补贴标准,加快养老服务工作由“补缺型”向“普惠型”的转变;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老年协会,积极引导老年人参与各类健康有益活动,街道、社区老年协会建成率达100%。

  以志愿者服务为主的“关爱”工程——建立以团区委、机关工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为老志愿服务工作运行机制,完善区、街道、社区3级为老志愿服务网络机制和校地共建机制,全区组建了170个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人数达1712人;充分发挥老年大学的作用,加强老年群众的教育引导,建立老年志愿者队伍,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与此同时,成华区努力探索社会、企业、物管养老“三种模式”,与社会机构联合养老,探索物业管理养老模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区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的“文化养老”模式,如在二仙桥街道办下涧槽社区,充分利用原成都机车厂退管处老年文化活动场所,依托企业资源,通过共驻共建方式,企业出场地、政府扶持社会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文化养老”成为下涧槽社区养老服务站的主要特色。

  “把老人的安全放第一是我们的工作原则,养老服务一定要护工对老人多用心。”二仙桥街道办下涧槽社区养老服务站张主任介绍道。她说,自从成华区养老服务标准出台后,二仙桥养老服务站按标准增设了呼叫铃,以便在老人需要时护工可以及时赶到。养老服务站还填平了路上的坑坑洼洼,建设无障碍通道,增设了墙边扶手和洗澡防滑设备;同时,在住宿区增设了升降轮椅,为不方便上下楼的老人们提供了便利和安全的保障。

  中国老龄化问题——首行而直面的是“老人服务和养老方式”。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工作,不仅是一项极其繁杂而又浩大的工程,更是关乎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关乎全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民生工程。成华区政府不畏艰难,每个环节都尽心尽责、劳心劳力,重视部门合力,开展的以居家养老网格化、社区养老标准化、机构养老社会化为内容的养老服务标准“三化”建设,优质的服务环境让老人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有利于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促进全社会的养老服务事业更好地发展。

(  责任编辑:老龄委)
【打印】   【关闭】
主办:bet365娱乐网址 地址:丽水市花园路1号(行政中心11楼) 浙ICP备13023565号
技术支持:浙江万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