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老年生活>>学无止境
咱们为爸妈做点啥?——老年人保健品消费调查留下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7-06-02

  来源:吉林日报

  近几周,本报以老年人保健品消费为主题,连续刊发了大型问卷调查和入户调查报告,从消费态度、支出情况、消费类型、了解渠道以及消费目的等五个维度, 探究了老年人消费行为、心理以及在消费的表象之下所隐藏的社会问题,以此来揭示老年人社会化所面临的困境及其表现,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探析了老年保健品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保健品消费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就在本报连续刊登关于老年人保健品消费的系列调查中,许多热心的读者打来电话,称赞本报及时为老年朋友敲响了警钟,对调查所作的分析,认为非常客观、中肯,有指导意义。同时,他们反映:在全省各地,老年人对保健品的消费普遍存在,整个家庭、社区、社会应该为老年人做点什么。通过问卷调查和入户调查,记者发现,表面上是简单的保健品消费,折射出的是社会转型期,尤其是社会进入老龄化后所形成的社会性问题。

  子女应该常回家看看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子女情感支持是家庭支持中的重要部分。子女情感支持目前可以分为三类:物质型支持、服务型支持以及情感型支持。物质型支持主要是指子女对父母的经济支持;服务型支持是指子女帮助父母做一些具体事情;情感型支持是指子女与父母之间心理上的慰藉与信息的沟通。子女情感支持可以通过影响老年人的自尊感、孤独感、恩情感,进而影响其主观幸福感。

  中国目前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子女多数离开父母外出闯荡,很少有与父母一起居住的情况,甚至与父母居住在同一城市当中的人数也在逐渐减少,老年人的子女情感支持缺失程度日益加深。问卷调查中,1770位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有640人,比例仅有36%,而1130位老年人没有和子女共同居住,占据大多数,但72%的老年人表示可以经常与子女见面,这种较高频率的见面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老年人对子女情感支持缺失的失落心理。

  在入户调查中,记者发现有不少老年人子女都不在身边,甚至在异国他乡,老年人对此表示理解却也无奈。

  调查发现,大多数子女回家看望父母的时候会给他们带去保健品。保健品成为子女向父母传达关爱之情的媒介,尤其是那些不能经常回家的子女,每次回家给父母带去保健品成为他们弥补愧疚感的途径。在记者的入户调查中,绝大多数老年人表示子女会主动给自己买保健品,甚至自己从来都不需要花钱来买这些东西。在记者采访的40名老年人中,20多位老年人并不和子女同住,仅有一位表示子女是给钱让自己去买保健品,并不会主动给他们买,其他19位都表示子女经常会主动给自己买些保健品。

  给父母买保健品成为了子女们表示对父母关心的一种渠道,更表现出的是一种在新型家庭代际失衡背景下,子女们由于无法经常陪伴在父母身边,无法即时尽孝所产生出的愧疚感的一种释怀方法,通过“以物易情”的方式,花钱购买保健品来向父母传达一种“即便我无法和你们常相伴,但是我的心是和你们在一起的,作为孩子我永远关心你们”的情感,是缓解内心对父母存在愧疚感的途径。

  但是,记者发现,子女不在身边,或者即便和子女住在一起,但子女对老年人关照不够,都会使父母缺乏子女情感支持。许多老年人选择在“免费体验店”里购买保健品,甚至上当受骗是与缺乏子女情感支持有关的。营销人员通过嘘寒问暖以及对老年人无微不至的关照等各种心理战,让老年人产生无法从子女身上得到的温暖、信赖的情感,进而对营销人员言听计从甚至上当。另外,老年人选择去消费保健品,甚至因此上当,是因为老年人对自己身体的重视程度较高,而这些销售人员很会抓住老年人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向老人灌输一种“包治百病”的思想,诱导他们购买其产品。

  由于老年人对子女的陪伴具有高期望,但事实上却遇到了子女的冷态度,这样的落差导致老年人心中怅然若失,而此时推销人员嘘寒问暖的态度让他们备感温暖与被关爱,因此他们认为自己得到了这么多的善待,那么也应该有相应的付出,因此产生对保健品大量的消费行为。

  老年人保健品消费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希望能够借此构筑一个替代子女情感支持的社会支持,这种社会支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年人心理的落差。对于老年人购买保健品上当受骗这件事来讲,子女们应该起到的警示和劝诫作用。在入户调查中记者发现,老年人上当受骗是因为子女们并没有对老年人的生活给予充分关注,没有事先提醒导致老人受骗,这也属于子女的失职。

  然而,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推动下,子女即便想抽出时间陪在父母身边也变得有心无力,独立于父母的工作圈与生活圈使子女逐渐远离父母,忽略了父母的感受,因此如何兼顾自己的工作、生活和陪伴父母成为子女们难以平衡却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对于子女来讲,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要遗忘了在家里守候的父母。子女应该在尽量不影响工作与生活的前提下“常回家看看”,让家中的老年人感受到来自子女的情感支持,享受天伦之乐。与此同时,有关企事业单位可以形成这样一种政策和措施,让有高龄父母的子女能够享受法定的探亲假期。

  老人的朋友圈需要选择净化 

  老年人由于年岁较高,对事物的判断力下降,非常容易发生跟风行为。在记者入户调查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老年人,他们表示自己在这种店里买东西完全是在跟风,看大家都在买自己也就掏钱买了。记者还发现一种现象,如果子女经常给自己买保健品,家中的保健品数量比较多的话,再加上子女对老年人提前告知,则老年人在体验店中消费或者受骗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相反,如果家中子女并不是经常给老年人买保健品的话,就很容易发生老年人自己去体验店里购买的情况。

  老年人保健品消费实际上反映了老年社会化的一种困境:社会支持不足或缺失。当前老年人分为两种群体:一个是退休后仍与朋友、同事交往的;一个是与朋友、同事不再联系的。对于仍和朋友、同事交往的老年人来讲,保健品消费起到了巩固已有社会支持的作用,以保健品及其消费为话题使之成为相互交往、联系的纽带;对那些与社会圈逐渐脱节,与往日的同事、朋友失去联系导致社会支持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大幅度减少的人来讲,保健品消费能够成为个体与新集体之间加强联系的纽带,起到重构缺失的社会支持的作用。以保健品及其消费为话题,容易使个体融入一个有同样话题的集体当中,形成归属感,获得社会支持。与此同时,通过保健品消费产生的社会支持也弥补了老年人的子女情感支持缺失,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社会化的困境。在中国社会转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来自于家庭,尤其是子女的情感支持日益减少,因此来自朋友、社区或政府的这些外部支持变得越发重要。

  通过对老年人保健品消费与社会支持关系分析可知,八成以上的老年人在退休之后仍然保持着和朋友、同事之间的联系,且这些朋友、同事也同为退休人员;只有将近两成的老年人表示并不再和朋友、同事交往、联络。如今,见面和通电话是老年人主要的联络方式,相比年轻人选择短信、微信等方式进行交往,老年人的交往方式更加传统。

  一帮老年人见面了,经常聊的都是关于各自孩子的话题,或者在一起回忆回忆以前的生活,还有相互之间谁有个什么身体上的不适,大家会交流一下平时保养的方法或者听说的觉得有效的保健药品之类的。这些老朋友们平时也都喜欢看电视上的养生节目,没事还听听广播,大谈怎么控制血压血糖什么的,自然而然就关注身体健康了。在“非常关注,经常提及”养生保健知识的朋友圈里,有90%的人会一起交流或购买某些保健品,而在“有时关注,有时谈及”养生保健知识的朋友圈里,一起交流或购买保健品的占59.72%,随着养生话题谈及频率的减小,交流和购买保健品的几率也大幅减小。事实上,养生保健知识成为了大多数人与朋友的必谈话题之一,保健品消费也顺势成为话题的“宠儿”。

  调查发现,保健品及其消费成为了巩固已有社会支持的纽带,究其原因,与老年人从退休之后开始淡出社交圈,关注点也从社会、工作等方面转移到了身体、家庭方面,谈论的话题从工作转变为身体保健等因素有关。这种关注重心的转移使得维持社交的纽带也发生了转变,尤其是因为工作而建立联系的同事关系到现在转变为以保健品为纽带的交往。保健品消费在那些退休后仍然与朋友、同事交往的人群中起到巩固已有社会支持的作用,而社会支持对于老年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老年人退休之后的逐渐边缘化,导致其产生影响身体、精神双方面的失落感和沮丧感,从而对身体和精神产生双重影响。社会支持能够让老年人产生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老年人由于心理落差导致的失落感、沮丧感,同时亦是老年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意义和动力的重要来源。通过对保健品的消费,老年人融入到一个新社交圈当中,成为了新集体的一员,产生了一种归属感。

  整个社会应该做点啥 

  老年人保健品消费这一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的是老年社会化的困境:社会支持不足或缺失、子女情感支持缺失以及对身体机能衰退的担心和焦虑,可以说这三者组成了老年人保健品消费的主要原因。面对老年社会化困境,如何让老年人逐渐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如何让老年人克服困境、健康生活成为了需要社会关注的重点。

  老年人保健品消费是一个社会问题,老年社会化困境不仅是老年人自身和其家庭问题,也是全社会都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因此如何克服困境成为了全社会都需要尽力的事情。

  就在我们针对老年人保健品消费展开调查之时,我们把焦点对准了社区居家养老、公益养老、养老产业,并连续刊发了大型社会调查。将两者对比联系,记者发现,这是一个完整的养老社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目前,我省面临的是老龄人口比重大、增速快,高龄、失能老人比重较多的现实。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我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脆弱的空巢期如何度过、失独老人如何养老、晚年健康如何保障……有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我省老年人口将达到665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21%。银发浪潮的来临,使得人们比以往更关注养老话题,而问题最终归结为一个焦点:明天该如何养老?在这种趋势下,近年来,我省养老服务产业快速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老年消费市场已初步形成,老龄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老龄化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催生了养老产业的孕育与崛起。生活照料、医疗健康、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紧急援助……养老产业,以其链条长、涉及领域广的特点,不仅满足了当下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更有利于创造新的消费热点,加速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社会需求。养老产业园,打造了健康养老新方式;医养结合,试水“融合”型养老模式;互联网+养老,开启了“智慧养老”新时代。

  在养老问题上,社区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社会服务力量为依靠,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和精神慰藉等社会化服务的一种形式。是介于家庭照顾和社会机构照顾之间的一种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照顾老年人方式,由专职服务人员、社区志愿者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帮助和支援,使他们能在其熟悉的环境下安享晚年的生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那些日常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

  记者从相关方面了解到,养老服务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是我省“十三五”时期重要的工作任务。实施养老服务普惠推动计划,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居家养老、积极发展社区和机构养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养老服务模式、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建设300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2000个农村养老服务大院,为有需求的城乡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全省共有218个城市社区依托社会力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占全省城市社区总数的15%;173家企业或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服务内容涉及家政、照料、餐饮、医疗、康复、护理等10多个领域,为24万老年人提供服务。

  记者通过走访大量街道社区发现,各个社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配备了居家养老协理员,还设置了居家养老活动场所,其中包括日间照料室、活动室、舞蹈室、心理咨询室、浴室、阅览室、健身康复器材休闲区等,全面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以辖区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为重点,主要包括日间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

  对于社区而言,为老年人构筑一个“和谐友爱、互帮互助”的生活共同体尤为重要。老年人通过保健品消费来获得归属感与社会支持的现象,说明当前老年人获得社会支持的方式太少,导致缺失的社会支持只能通过“消费”的方式得到。社区可以通过社区居家养老场所,组织更加丰富的活动,为老年人获得社会支持的方式提供更多渠道,例如开展社区老年大学、老年书画展、老年舞蹈队等,让老年人相互认识、联系,形成集体,获得归属感与社会支持。另外,虽然老年人保健品消费属于人之常情,不应该制止,但社区应该加大对老年人宣传教育力度,提供提高警惕、防止诈骗的方法,让他们对推销人员惯用的诱骗伎俩熟知,以此将上当受骗的几率降到最低。另外,社区志愿者应该经常为老年人免费做身体体检,让老年人时刻了解身体状况,劝说老年人身体不舒服要去医院接受治疗,保健品只是预防与缓解,无法达到治病的效果,以此让老年人对保健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在源头上应该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体验店”“体验中心”的真实度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这些店中存在欺骗老年消费者的现象时,应该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为老年人进行可信赖的保健品消费创造条件。而政府作为社会运行的总指挥,有责任为老年人保健品消费创造安全可靠的环境。坚决查处知法犯法、顽固不化的恶劣商家,同时,提高保健品经营资格门槛,不能随便发个营业执照了事,构建健康的养老保健产业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一些不良媒体,在日益白热化的竞争中,丧失了社会责任,只要能够挣钱,什么都敢吹,什么都敢夸,用虚假宣传博得老年人的眼球,使得老年群体成为直接受害群体。还有一些印刷企业也是唯利是图,不管手续是否健全,不管疗效是否真实,就大量印刷出包治百病的宣传单,任凭手手相传,将欺诈行为“合理”化。记者在调查中,50%的老年人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监督和管理,严厉惩处、打击不良媒体和印刷企业,在全社会形成良好健康的老年消费市场。(策划撰稿:本报记者 姜忠孝 实习生 姜月鑫 调查记者 马贺 吴茗 韩雪洁 刘颖 刘佳宁 陈婷婷 于悦 

(  责任编辑:老龄委)
【打印】   【关闭】
主办:bet365娱乐网址 地址:丽水市花园路1号(行政中心11楼) 浙ICP备13023565号
技术支持:浙江万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